續上篇「20160813台南遊(二)新化。大目降文化園區」....
離開了新化,本來要去北門的井仔腳鹽田走走,結果雨勢愈來愈大,所以轉往鹽水吃午餐!
有名的意麵攤,原地蓋成了「鹽水觀光美食城」,用餐的環境舒適許多!可選擇的店家也更多了~
吃完飯決定來「八角樓」走走,「八角樓」就在有名「銀鋒冰果室」的後方!
八角樓是鹽水鎮保留最完整的木造建築,為鹽水鎮地標之ㄧ,
八角樓約於距今一百多年前建造,
全棟以木材建成,建築形式古樸典雅!
其建築特色顧名思義為八角造形,全棟由福州師傅完成。
其建築為3進2落,第1進在太平洋戰爭遭美軍炸毀,第2進在日治時期為擴充庭院而拆除,
第3進則是現存的八角樓,有兩層樓,一樓為磚造,二樓全為木造,
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曾駐守八角樓,庭院內現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石碑。
八角樓年久失修,於921震災時更受巨創,
台南縣政府文化局爭取行政院文建會經費挹注,
於西元2005年底完成整體修復工程,
八角樓又再度以他獨特美麗姿態,
睥睨人來人往、物換星移的月津古鎮。
昔日前清時代,舟船往來於福州鹽水之間,
極盛時期,鹽水的商務熱鬧全台排行第四,
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
當時的製糖業極為發達,其中一位葉姓的糖商在此發跡落腳,
他在今中正路、中山路交叉口,也是過去市集的中心,建造八角樓。
八角樓的出現,恰好說明了鹽水鎮當時貿易活動的興盛及葉家因糖業貿易致富的風光。
八角樓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樓頂有微翹的八角而得名,是重要的特色之一,
舊稱八卦樓,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西元1847年),
它在台灣是屬於相當特殊的歷史建築。
大陸泉州商人葉開鴻在此創設製紅糖的「葉連成商號」,
由葉開鴻先生及子葉瑞西(清朝同治時代之五品文宮)、葉百畝、葉春庭、葉澄波,
費時十年才完工,從此奠定葉家在鹽水的地位。
歷時十年始完成興建的「葉連成」宅院,原為一座西向東佔地約三百坪的三進大厝。
八角樓原為這三進式豪宅中的一部份。
曾經富甲一方的「葉連成」商號因糖業生意而奠定其地位。
昔時,藉著天時、地利之便,與沿岸各港郊貿做起的生意,坐擁盡享航運之便的月津港。
當時臺灣對唐山易以水路為唯一路線,
因此船隻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
經由船運將糖運銷大陸,再將內陸產製的絲綢運回販售。
商船返航時,為求一帆風順,除了質輕的絲綢,
通常兼運福衫、磚瓦、石條等物以做為「壓船底」以求船身平穩。
後來,當這些壓船底的建材逐漸形成規模之後,
葉家便利用這些建材建造了一座這些「壓艙貨」,
就成了葉家興建三落式大厝「八角樓」的最佳建材。(以上資訊擷取自網路)
這曾經富甲一方的糖業大亨,
為後世留下了這麼一楝象徵意義濃厚的建築,
讓人可以藉此緬懷值得紀念的過去,
也一窺當時風光的景象,
讓已逝去的歲月,
以另一種方式深遠留長,
為人津津樂道~~~
逛完了極具古意的木造建築,準備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囉~未完待續...
八角樓
地址:台南市鹽水區中山路4巷1號
資料來源: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59543